施工企业BIM应用点与问题点(1)

施工企业BIM应用目标

施工阶段BIM实施目标主要是利用BIM技术加强施工管理,通过建立BIM施工模型,将构筑物及其施工现场 3D 模型与施工进度链接,并与施工资源、安全质量、场地布置、成本变化等信息集成一体,实现基于 BIM 的施工进度、人力、材料、设备、成本、安全、质量、场地布置等的动态集成管理及施工过程可视化模拟。

施工企业BIM应用流程

施工企业BIM应用,BIM施工,中国BIM培训网

施工企业BIM应用所面临困难

施工企业肩负着保障工程质量、工期、成本、安全文明施工等*********的施工管理责任,面对错综复杂、千头万绪的工作,如何做好施工过程管理,成为施工企业必须面对的问题。当前BIM仍处应用初期,施工企业一般在项目上开始应用BIM,而对于即将或正在实施的项目来说,项目经理核心工作是确保项目履约(外部合同与内部责任状),而不是科研。

因此,BIM在项目层面具体应用中有几个困难点:一是项目经理的自身对BIM的理解与能力;二是没有经验和体系保障的BIM价值的相对不清晰性和不及时性与实施中的项目所具有质量成本进度等刚性约束之间的矛盾;三是BIM所代表的数字化思维方式与过程化导向管理模式与当前施工项目管理结果导向与粗放式管理模式之间的冲突;四在施工阶段核心的不是建模能力而是模型解构能力,将虚拟的建筑模型快速结构为现实的构件与生产工艺,这需要模块化与机械化的支撑,这些还需要一定的时间。

现阶段施工企业BIM具体应用点

图纸会审

图纸会审是施工准备阶段技术管理主要内容之一,认真做好图纸会审,检查图纸是否符合相关条文规定,是否满足施工要求,施工工艺与设计要求是否矛盾,以及各专业之间是否冲突,对于减少施工图中的差错,完善设计,提高工程质量和保证施工顺利进行都有重要意义。图纸会审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工程的进度、质量、成本等,做好图纸会审这项工作,图纸中的一些问题就能及时解决,可以提高施工质量,缩短施工工期,进而节约施工成本。应用BIM 的三维可视化辅助图纸会审,形象直观。

1.基于BIM 的图纸会审实施要点

传统的图纸会审主要是通过各专业人员通过熟悉图纸,发现图纸中的问题,业主汇总相关图纸问题,并召集监理、设计单位以及项目经理部项目经理、生产经理、商务经理、技术员、施工员、预算员、质检员等相关人员一起对图纸进行审查,针对图纸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商讨修改,***后形成会审纪要。

基于BIM 的图纸会审与传统的图纸会审相比,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在发现图纸问题阶段,各专业人员进行相应的熟悉图纸,在熟悉图纸的过程中,发现部分图纸问题,在熟悉图纸之后,相关专业人员开始依据施工图纸创建施工图设计模型,在创建模型的过程中,发现图纸中隐藏的问题,并将问题进行汇总,在完成模型创建之后通过软件的碰撞检查功能,进行专业内以及各专业间的碰撞检查,发现图纸中的设计问题,这项工作与深化设计工作可以合并进行。

(2) 在多方会审过程中,将三维模型作为多方会审的沟通媒介,在多方会审前将图纸中出现的问题在三维模型中进行标记,会审时,对问题进行逐个的评审并提出修改意见,可以大大地提高沟通效率。

(3) 在进行会审交底过程中,通过三维模型就会审的相关结果进行交底,向各参与方展示图纸中某些问题的修改结果。


2. 基于BIM 的图纸会审的优势和不足

(1)优势

基于BIM 的图纸会审有着不可忽视的优势。首先,基于BIM 的图纸会审会发现传统二维图纸会审所难以发现的许多问题,传统的图纸会审都是在二维图纸中进行图纸审查,难以发现空间上的问题,基于BIM 的图纸会审是在三维模型中进行的,各工程构件之间的空间关系一目了然,通过软件的碰撞检查功能进行检查,可以很直观地发现图纸不合理的地方。其次,基于BIM 的图纸会审通过在三维模型中进行漫游审查,以第三人的视角对模型内部进行查看,发现净空设置等问题以及设备、管道、管配件的安装、操作、维修所必需空间的预留问题。

(2) 不足

由于基于BIM 的图纸会审对人员和电脑要求较高,这也是基于BIM 的图纸会审实施的一个难题。一方面,基于BIM 的图纸会审要求配置较高的硬件设备和具备相应素质的BIM 专业人才;另一方面,创建三维模型要求有充裕的时间,如果建模人员素质不达标,或者时间比较紧张,则采用基于BIM 的图纸会审难度较大,因为准确反映图纸信息的三维模型是基于BIM 的图纸会审的基础,若建模人员素质不够或者时间紧张导致三维模型不达标,无法实现图纸会审的目的。

深化设计

深化设计是深化设计人员在原设计图纸的基础上,结合现场实际情况,对图纸进行完善、补充、绘制成具有可实施性的施工图纸,深化设计后的图纸应满足原设计技术要求,符合相关地域设计规范和施工规范,并通过审查,能直接指导施工。主要包括各专业的深化设计以及专业间的协调深化设计。基于BIM 的深化设计是应用BIM 软件进行深化设计工作,极大地提高了深化设计质量和效率。

1.基于BIM 的各专业深化设计实施要点

传统深化设计是先由各专业深化设计人员熟悉图纸,建设单位组织设计单位对各施工单位进行设计交底,向施工单位介绍设计意图,以及解决施工单位对图纸的相关疑问,完成交底之后,各专业深化设计人员在明确深化设计方向之后制定深化设计的相关原则文件,保证深化设计的质量,而后编写深化设计说明,绘制构件布置图、构件详图以及节点详图,对布置不合理的相关构件以及节点进行重新布置或者优化设计,***终完成深化设计。

基于BIM 的各专业深化设计与传统的深化设计相比,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各专业深化设计人员在完成接收设计单位的图纸交底之后,通过制定相应的深化设计原则之后,各专业通过安排专业的建模人员严格按照设计施工图纸进行各专业施工图设计模型的创建。

(2)完成专业模型的创建之后,各专业深化设计人员可以在各自专业施工图设计模型基础上进行深化设计工作,如管线走向,节省材料,降低施工难度;校核型钢与钢筋穿插是否合理;通过软件的碰撞检查功能对各专业间的碰撞进行检查。

(3)基于BIM 的深化设计,可以直接导出施工图,在对模型完成相应的优化之后,在BIM 软件中,对图纸、图层、尺寸标注等进行相关设置之后便可直接导出施工图纸,在出图过程中如果构件过于密集还可通过过滤器功能进行分系统出图,或单独导出某构件的详图。

(4)在多专业进行协调深化设计时,各专业深化设计后的模型按照统一的坐标原点和高程整合到一起,形成项目的整体模型;在三维模型中通过碰撞检查发现各专业之间的碰撞点,还可通过三维漫游,以第三人的视角对三维模型进行巡视,发现问题,***后各方协调解决相关问题。

(5) 关于施工图设计模型的来源,有以下可能的情况:

设计单位不提供模型时,可以根据施工图自行创建施工图设计模型;

设计单位提供施工图设计模型,但未考虑施工需要,这时可根据实际情况在某些工作中使用其模型;

对于不能满足需要的工作,应考虑单独建模或者对已有模型进行优化;

在前期通过业主方与设计方进行沟通和协商,让设计单位提供符合施工标准的模型,主要是针对文件命名,分区分层分段建模的相关要求。

2.基于BIM 的深化设计的优势和不足

(1) 优势

基于BIM 技术提高了深化设计的效率,保证了深化设计的质量。一方面,基于BIM 的深化设计通过创建三维模型,各专业深化设计人员在创建三维模型的过程便可发现设计中存在的不合理设计以及设计中忽视的问题;另一方面,利用三维模型进行深化设计,更为直观地发现模型调整前以及调整后的状态,在***后施工出图过程中出图较快,特别是在对模型进行修改之后,施工图的更新可以自动生成,大大减少了绘图的工作量。

(2) 不足

基于BIM 的深化设计所形成的施工深化设计模型,由于需要用于形成施工过程模型来指导施工,模型精度要求比较高,需要各专业配置相应的技术人员并安排合理的时间,若各专业无法保障相应的技术能力和时间,则无法保障深化设计质量,后期的施工将会产生许多返工或质量安全事故,总包方无法保障各分包方BIM 能力时,既耗费了人力物力,又难以达到深化设计效果。

施工组织与方案优化

施工组织文件是项目管理中技术策划的纲领性文件,是用来指导项目施工全过程各项活动的技术、经济和组织的综合性文件,是施工技术与施工项目管理有机结合的产物,它能保证工程开工后施工活动有序、******、科学合理地进行。